特崗教師入職三年內教學評估能力發展軌跡的縱向研究
DOI:
https://doi.org/10.53104/dyjyyj.2025.01.01.004摘要
隨著教育評價改革的持續推進,教師教學評估能力作為其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成為衡量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核心指標。特崗教師群體作為我國農村教育師資補充的關鍵力量,其評估能力發展狀況直接影響教育公平與教學品質提升。然而,已有研究多集中於評估能力的靜態測量與培訓效果評估,缺乏對其成長過程的動態呈現與機制解釋。
本研究以20位在崗特崗教師為研究物件,採用縱向質性研究方法,連續追蹤其入職三年內的教學評估能力發展軌跡,系統分析能力結構中的評估意識、課堂回饋、學習診斷、教學調整與工具運用等子維度的成長節奏與表現特點。通過深度訪談、課堂觀察與教學文檔分析等資料收集手段,研究構建了教師能力發展的時間—能力二維圖譜,並歸納出三類典型成長路徑:穩步提升型、跳躍突破型與緩慢滯後型。研究進一步剖析了能力發展背後的支援機制與制約因素,發現教師個體反思能力、學校教學文化、培訓系統的針對性以及區域教育資源配置等,共同影響其能力發展的速度與方向。
研究表明,教學評估能力的成長具有階段性、分化性與情境依賴性,教師發展需在制度、文化與專業支持多維協同下才能實現內化與穩定。基於研究發現,論文提出構建遞進式培訓體系、優化校本教研機制、引導制度激勵調整與強化差異化支持等政策建議,旨在推動特崗教師評估能力向更高水準邁進,為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實踐參考與理論支援。
Downloads
參考文獻
Black, P., & Wiliam, D. (1998).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 Practice, 5(1), 7–74.
Heritage, M. (2010).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next-generation assessment systems. ETS Research Report Series.
Fuller, F. F. (1969). Concerns of teachers: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6(2), 207–226.
Day, C., Sammons, P., Stobart, G., Kington, A., & Gu, Q. (2007). Teachers matter: Connecting work, lives and effectiveness.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