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視野 https://www.brilliance-pub.com/fxsy Brilliance Publishing Limited zh-TW 法學視野 3079-8779 “一刀切”式執法與行政裁量權濫用:成都共用單車清理行動評析 https://www.brilliance-pub.com/fxsy/article/view/153 <p>近年來,隨著共用單車在中國城市的迅猛擴張,圍繞其治理的政策衝突與執法爭議不斷加劇。以成都市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在面對此類新興業態治理難題時,往往選擇採用“統一清理”“全面封存”等極端化手段,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一刀切式執法實踐。該類做法雖可在短期內取得秩序回穩的“政績性”效果,卻在法治與治理現代化視角下暴露出明顯的問題,特別是行政裁量權邊界模糊、程式保障缺位元與社會協同缺失等結構性困境。</p> <p>本文以“成都共用單車集中清理事件”為實證案例,綜合運用行政法理、城市治理理論與比較治理分析方法,對“一刀切”式執法行為的制度邏輯與法律風險進行系統評析。文章首先從行政裁量的理論出發,梳理其應受限於比例原則、正當程式與合理性標準的基本框架,進而揭示“一刀切”模式在裁量行使中對這些原則的系統性侵蝕。其次,通過實地政策回顧與社會輿情梳理,指出成都模式下的裁量行為受限於技術工具缺位、問責壓力傳導與風險規避心理的交互影響,呈現出典型的“應急治理—合法性懸空”結構。</p> <p>在比較分析部分,本文引入杭州“限投備案+資料平臺”治理模式與北京“街道協商+區域自治”經驗,強調協商治理、資料治理與柔性執法在解決裁量濫用問題上的實際效能。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包括“一刀切禁止清單”“裁量備案機制”“公眾參與程式”與“司法可訴路徑”在內的四項系統性對策建議,旨在推動地方政府從風險防控導向轉向程式法治導向,從權力集中走向裁量審慎,真正實現行政裁量從工具理性向制度規範的轉型升級。</p> <p>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在於豐富了行政裁量權規範研究的情境維度與程式構建路徑,其現實意義則在於為共用出行、數位平臺與其他新興治理領域提供規範與彈性相結合的治理範式參考。</p> 李 思源 2025-07-16 2025-07-16 1 1 1 16 10.53104/fxsy.2025.01.01.001 平臺型消費場景中協力廠商責任邊界在預付式消費糾紛中的法律認定問題 https://www.brilliance-pub.com/fxsy/article/view/209 <p>平臺經濟背景下預付式消費糾紛中協力廠商責任邊界的法律認定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平衡市場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關鍵議題。本研究通過案例分析與比較法研究,系統考察了當前法律框架下平臺責任認定的困境與突破路徑。研究發現,平臺責任邊界的模糊性主要源於風險控制能力與利益獲取程度的認定標準缺失,導致司法實踐中裁判尺度不一。合同關係的多重性與消費者舉證困難進一步加劇了維權成本,預付資金監管的制度漏洞則為商家違約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研究提出構建以實際控制力為核心的梯度化責任體系,將平臺區分為資訊仲介型與交易參與型,分別設定差異化的審查義務與監管責任。歐盟《數位服務法案》的階梯式監管與日本保證金制度為責任劃分提供了有益借鑒,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則為資金流向透明化與風險防控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立法明確責任梯度、司法統一量化標準、監管強化資金保障、平臺完善自治機制的多維協同,最終實現平臺創新激勵與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有機統一。</p> 許彥 2025-07-15 2025-07-15 1 1 17 26 10.53104/fxsy.2025.01.01.002 “到期自動續費”的協議設計是否符合消費者的明示同意原則 https://www.brilliance-pub.com/fxsy/article/view/223 <p>近年來,隨著數字平臺經濟的迅速發展,“到期自動續費”已成為線上視頻、音樂、網路文學、線上教育、健身等多個行業的常見運營模式。該機制在提升平臺用戶留存率和收益的同時,也引發了大量法律爭議和消費者投訴。尤其是在協議設計中,顯著提示不足、預設勾選、取消路徑複雜、續費提醒缺失以及條款變更未重新確認等問題普遍存在,使得消費者在不完全知情或未明確表達同意的情況下被動進入續費週期,導致“明示同意”原則在實踐中頻頻失效。</p> <p>本文以“明示同意”原則為分析框架,首先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等現行法律中與顯著提示、合理說明及消費者自主選擇相關的規定,界定了明示同意在網路自動續費場景下的制度內涵。其次,通過對國內主流平臺自動續費條款的典型設計模式進行分析,總結出當前實踐中存在的五類高發爭議點,並結合若干司法判例,提煉出法院在效力認定中普遍關注的提示顯著性、意思表示的真實性、取消路徑的便利性及條款變更的重新確認等裁判標準。研究發現,現行制度在細化操作標準、統一司法尺度及應對技術規避行為方面仍存在不足,導致同類案件在不同地域和審級中裁判結果差異明顯。</p> <p>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多項制度與合規建議,包括立法上明確顯著提示的操作細則和禁止性條款設計清單、建立強制續費前提醒制度、簡化並直觀化取消流程、引入條款變更的強制重新確認機制,以及通過行業自律和協力廠商審查提升平臺運營透明度。通過立法、執法與技術優化的協同推進,可在保障平臺商業模式靈活性的同時,有效落實明示同意原則,平衡經營者利益與消費者權益,從根本上減少因自動續費引發的法律糾紛與信任危機。</p> 林 昱辰 2025-08-12 2025-08-12 1 1 27 32 10.53104/fxsy.2025.01.01.003 新就業形態中快遞員與平臺用工關係法律性質的再審視——基於《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的分析 https://www.brilliance-pub.com/fxsy/article/view/225 <p>隨著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下的用工結構日益去雇主化、去契約化,快遞員等靈活就業群體的勞動關係認定面臨實質性挑戰。《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原本為缺乏書面合同的勞動者提供了“事實勞動關係”的救濟通道,但在平臺控制方式高度技術化、勞動指令呈現去中心化趨勢的背景下,該條款的適用遭遇“用工隸屬性”判斷的現實困境。本文以快遞行業為切入點,從新就業形態下用工模式的變遷出發,系統梳理快遞員與平臺之間勞動關係的法律適用現狀,剖析第十四條條文結構及司法適用邏輯,揭示勞動關係認定在實踐中的標準多元、判例分歧與制度空白。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應通過擴張解釋勞動關係內涵、構建“准勞動關係”制度路徑、強化行政資料監管與平臺披露義務,實現在數位化背景下對勞動者權利的實質性保護。本文意在推動傳統勞動法范式向更具適應性和包容性的制度結構轉型,為構建技術時代下的公平勞動治理體系提供理論支援與實踐方案。</p> 梁 伟 2025-08-12 2025-08-12 1 1 33 40 10.53104/fxsy.2025.01.01.004 中國海島法律制度困境與出路 https://www.brilliance-pub.com/fxsy/article/view/196 <p>本文聚焦於中國海島法律制度的演變、現實困境及未來完善路徑。文章首先回顧了中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島開發利用與法律治理的歷史進程,指出從“重陸輕海”到“陸海統籌,海洋強國”戰略轉型下,海島法律制度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其次,本文梳理了現行《海島保護法》及配套法律在海島分類、生態保護、開發利用、環境執法等方面的制度構成,分析了實踐中存在的制度滯後、分類標準模糊、執法碎片化等突出問題,特別是在特殊島嶼保護和環境執法協同上存在較大制度空白。再次,結合國際法和外國立法經驗,文章提出了優化路徑:應進一步細化特殊島嶼分類標準,建立全生命週期動態管理機制,完善海島生態修復責任和資金保障體系,同時構建跨部門協調執法機制以解決執法分散和權責不明的問題。最後,文章強調,隨著“海洋強國”戰略的推進,完善海島法律制度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生態和經濟利益具有重大意義,亟需立法與實踐的協同推進。</p> 马 琪雯 2025-08-18 2025-08-18 1 1 41 46 10.53104/fxsy.2025.01.01.005